贵广高铁开通:设计时速250/h,首列动车坐得满满当当

  2014年12月26号,贵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,从贵阳至广州首发列车上,610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,开通当天的所有列车车票发售不到2小时全部售罄。

  贵广高铁开通当天,贵阳至广州的首列动车。

  贵广高铁开通当天,贵阳至广州的首列动车。

  这趟列车的设计时速为250公里,开车不到10分钟,时速就达到了245公里,乘客们纷纷用手机和相机记录着显示器上不断攀升的车速。

  D211次动车乘客

  “总的来讲还是比较稳,我拿着相机、手机拍的时候没有感受到抖动。”乘客说到。

  D211次动车乘客

  “在我们家乡,能第一次体验到这么快的速度,我是很激动的。”乘客说到。

  贵阳机务段指导司机 王昌利

  王昌利,就是驶出这趟首发列车的司机,尽管已经过去了10 年,当天的场景,他依然历历在目。

  “开的路上,沿途很多人都在看,跑到车站附近山头上,好多地方都有人专门来看车从这里通过。当时说实话就是一种骄傲的感觉。之前的联调,我们已经开了很多次,但是第二天是首发,还是预演了很多次,每个细节怎么干,把它干到最好,圆满地完成这个首发任务。”王昌利回忆到。

  贵广高铁

  从内燃机车到电力车 从30km/h到350km/h 速度不断蝶变

  作为“铁路二代”,王昌利是看着火车长大的,1988年12月,他如愿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。

  贵广高铁

  “最开始接触的是东风Ⅰ型内燃机车,爬坡30km/h,两年以后就通电力了,可以达到60km,最高80km。”王昌利告诉记者,他真正接触高铁,还是2012年去北京考动车驾驶证,专门买票从北京到天津,最高速度跑到310km。自己是开火车的人,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速度,很震撼。这个职业的最高境界,就是对速度的追求。

  贵南高铁:最高限速350km/h,贵州目前最快高铁线路

  快,更快!在贵阳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的楼梯间、过道上,展示着贵州高铁发展的重要时刻,王昌利则是每一张照片的亲历者,曾经的震撼,早已转化为他开行每趟高速列车的美好回忆。

  “这几条线我都跑过,贵广高铁开通第二年沪昆开通,渝贵也是我首发的,成贵把贵广高铁连通了,贵阳地区就成为‘八纵八横’高速铁路网的一个重要枢纽。安六连通了城际铁路,贵阳环线市域铁路把贵阳周边全部连起来。2023年贵南最高限速350km/h,这个最快,盘兴铁路预计今年年底开通。”王昌利介绍到。

  贵南高铁

  今年,贵州即将迎来“市市通高铁”,十年间,8条高速铁路一步步实现贵州“通江达海”的梦想。

  图片来源:贵阳车站

  贵州高铁版图:8条线路支撑“交通大动脉”,日常开行700多趟列车。

  王昌利已经在这些大动脉上安全行驶了150多万公里,相当于环绕地球37圈还要多。现在,他的工作重心,则放到了指导列车司机安全开车上。

  “喂,C5942次,受电弓自动降弓是吧,好的好的,你现在停车没有……”在贵阳机务段的“110”信息台,王昌利接到了一位列车司机的求助电话。面对突发情况,王昌利立马给出明晰的解决方法,指导司机一步步平稳处理。

  “这个必须得反应快,故障停车,司机多多少少都会有紧张,思路就会不清晰了,我们就对他进行技术上的支持。各种情况我们都遇到过,所以说司机打电话过来,我们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儿。”王昌利说到。

  贵阳机务段指导司机 刘月宁

  与王昌利同在贵阳机务段的“110”信息台工作的刘月宁告诉记者:“王昌利老师是我们这边业务骨干、技术精英、车间元老,我们的这些业务,基本上都是跟王老师学的,我们基本上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。”

  贵阳机务段指导司机 刘月宁

  2016年,王昌利在指导司机的选拔中脱颖而出,担任起了新进和初级司机的指导老师。在他看来,追求更快的速度,关键在于开稳每一公里。指导新司机,王昌利总是从最基础的业务抓起。

  贵阳机务段列车司机 郝明杰

  “王昌利老师首先在理论知识上给我们进行讲解,然后现场给我们演练。遇到突发情况,我们第一时间就联系王老师,听到他的电话就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。”贵阳机务段列车司机郝明杰说到。

  随着黔贵大地高铁版图越织越密,王昌利身旁的高铁司机同事也从十年前的50多人逐步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,日常开行700多趟列车。

  复兴号列车:自主品牌实验速度达450km/h,高铁成为中国靓丽的名片

  为了及时掌握线路情况,王昌利每个月仍会驾驶几趟列车。

  “还有两年退休了,还是特别怀念当列车司机的日子。看着铁路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,高铁成为我们国家靓丽的名片、中国速度。现在的复兴号也是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,前段时间,实验速度能达到450km/h,心里面特别高兴。王昌利告诉记者,现在,他的愿望就是帮助新生代的司机继续脚踏实地往前走,开好每一趟车,保证每一天的安全。”

  记者手记:

  从山窝窝变成西部陆路交通枢纽,进入高铁时代的贵州,十年间发生了太多变化:3小时到成渝、4小时至珠三角、8小时去上海……有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,从此,山海变坦途,日行千里不是梦。王昌利见证的速度蝶变,是贵州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,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,加快沿着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,重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,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的生动注脚。

  记者 田婷婷 阮博文

  实习记者刘秋葶、杨靖雯对本文已有贡献

[ 责编:杨煜 ]